立即注册找回密码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

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

搜索
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检验前沿 查看内容

美日免疫学家获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,何为PD-1/L1?国内已有100多家企业投入研 ...

2018-10-1 21:39| 编辑: 小桔灯网| 查看: 1816| 评论: 0|来源: 券商中国

摘要: 左:詹姆斯·艾利森(James Allison);右:本庶佑(Tasuku Honjo)今日瑞典当地时间11:30(北京时间17:30),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!美国科学家詹姆斯·艾利森(James P. Allison)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(T ...


左:詹姆斯·艾利森(James Allison);右:本庶佑(Tasuku Honjo)


今日瑞典当地时间11:30(北京时间17:30),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!


美国科学家詹姆斯·艾利森(James P. Allison)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(Tasuku Honjo)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,以表彰他们在“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”所做出的贡献。他们将获得金质奖章、证书,并分享900万瑞典克朗(约合人民币696万元)的奖金。


今年两位获奖者展示了抑制负免疫调节的癌症疗法。他们的发现是人类对抗癌症的里程碑。


据CST中国统计,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在1901年至2017年期间总共颁发了108次,共214位获奖者。该奖主要颁发给5个领域,分别是生理学(46次),遗传学(19次),生物化学(18次),代谢学(14次)及免疫学(13次)等。所有的颁奖都是很基础的研究,如青霉素的使用,链霉素抗结核病,三羧酸循环,疟疾的治疗等。


在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公布后,评委会将于10月2日和3日公布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得主,10月5日公布和平奖得主,经济学奖得主将于10月8日揭晓。


人物简介


詹姆斯·艾利森(James P. Allison),美国免疫学家。现任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学系教授兼主任,同时也是癌症研究所(CRI)科学顾问委员会主任。研究方向主要针对T细胞的发展和活动机制,和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策略的发展。艾利森在免疫细胞的分子表面发现,一种名为CTLA-4的蛋白起到了“分子刹车”的作用,从而终止免疫反应。抑制CTLA-4分子,则能使T细胞大量增殖、攻击肿瘤细胞。基于该机理,第一款癌症免疫药物伊匹单抗(ipilimumab,用于治疗黑色素瘤)问世。他的发现为那些最致命的癌症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。2014年获生命科学突破奖、唐奖生技医药奖、霍维茨奖、盖尔德纳国际奖、哈维奖、2015年获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。


本庶佑(Honjo Tasuku),日本医生、医学家,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,日本学士院会员。现任京都大学客座教授。 本庶佑于1992年发现T细胞抑制受体PD-1,2013年依此开创了癌症免疫疗法,功绩名列《Science》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。是德国医学最高奖罗伯·柯霍奖的“科霍奖”得主。因PD-1、活化诱导胞苷脱氨酶的有关研究举世闻名,曾获得首届唐奖生技医药奖、京都奖以及华伦·阿波特奖等重要荣誉。


何为PD-1/L1?


据北京时间报道,201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(ASCO)年度研究进展报告中将免疫治疗评为2015年癌症研究领域的最大进展。目前,肿瘤免疫治疗较成功的领域及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”,不同于传统化疗和靶向治疗,原理是通过克服患者体内的免疫抑制,重新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杀伤肿瘤,是一种全新的抗肿瘤治疗理念。


人体免疫系统中主要的“抗癌战士”称为“T细胞”,其表面有不同功能的受体,类似“油门”与“刹车”,被称为“检查点阻断剂”的药物可以松开刹车踩油门,与肿瘤作战。PD-1是其中的关键,作为一种细胞膜蛋白受体,正常情况下其功能是抑制T细胞的激活,这是免疫系统的一种正常的自稳机制。


但许多肿瘤细胞利用这一点,让“刹车”一直工作,使T细胞功能被抑制,PD-1的抗体则可以阻断这一通路,使这些细胞能够继续杀伤肿瘤细胞。目前,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包括三类,免疫检查点抑制剂、过继细胞免疫疗法和肿瘤疫苗。


国内有100多家企业研发PD-1单抗


今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给了PD-1抑制免疫调节癌症治疗研究者,但我国生物医药创新才刚起步。


据科研圈报道, 2014年,基于“免疫系统刹车”抑制的第一个PD-1抑制剂在美国上市;2018年6月15日,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准PD-1抗体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(商品名欧狄沃,英文名Opdivo)上市,针对的适应症是“系统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(不包括敏感基因突变患者)”,意味着我国的肿瘤治疗真正进入了“免疫”时代。


目前,我国已批准两个进口的PD-1单抗药上市销售,国内有100多家企业投入了PD-1单抗研发。君实生物、信达生物、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四家公司申报了PD-1单抗上市申请,其中,信达生物的信迪利、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已完成技术审评并离开了药审中心。


截至目前,全球药品市场共有160多种PD-1新药获得上市或上市审批中,有超过1500个PD-1抑制剂的临床试验项目同时开展。


不过,据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化药临床一部部长杨志敏介绍,截至2018年6月25日,中国共有193项PD-1试验在Clinical trials登记开展,全球研发热度仅次于美国。


华人科学家陈列平与诺奖失之交臂


陈列平,1957年出生,免疫学家,现任福建医科大学免疫治疗研究所所长,美国耶鲁大学UTC癌症研究讲席教授,免疫学、肿瘤内科学和皮肤病学教授,耶鲁癌症中心免疫学部主任 。也是当代全球肿瘤免疫治疗的先驱者。


来源:搜狐


他一直致力于免疫细胞共刺激、共抑制机理,及肿瘤免疫治疗和免疫疾病的研究。早在上个世纪,1999年到2002年,陈列平在全球首次揭示了PD1通路在肿瘤微环境免疫逃逸的作用,并首创以抗体阻断通路的办法治疗癌症;2014年获得了全球肿瘤免疫学界的大奖William B. Coley 奖;在此之后获得美国免疫学学会大奖及2017年的沃伦·阿尔珀特奖,陈列平是继遗传学家简悦威(因在产前筛查血液病上做出贡献而获奖)、药学家屠呦呦(因在发现青蒿素上做出贡献而获奖)之后,第三位获得该奖的华人科学家。


此前牛津大学临床医学系肿瘤生物学教授、英国医学院院士卢欣曾评价陈列平的工作:“陈列平克隆了PD-L1,可以和PD-1结合,他第一个证明PD-L1和PD-1结合以后有免疫抑制的作用。他也是第一个证明可用抗体抑制PD-L1,抑制肿瘤生长的科学家。”


独立发现了PD-L1免疫抑制机制;肿瘤免疫新药上市颠覆癌症治疗方式,再加之,在免疫学快速发展的周期里面,肿瘤免疫多次与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擦肩而过,上一个免疫学的诺奖还是7年之前。此前,有关陈列平获2018年诺贝尔奖呼声颇高。


“华人科学家近年来有很多重要的发现、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力。但如何表达、把故事讲好、被更多人认知也存在问题。”在首届全球华人科学家创新转化30人高峰论坛上,耶鲁大学癌症中心免疫部主任陈列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,谈及生物医药创新和转化的链条:“我们中国人不擅于讲故事、将其变成简单的概念让大家接受,没有简练地表达自己,这个可能是我们最大的缺陷。”


近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名单及其主要成就


2017年,三名美国科学家杰弗里·霍尔、迈克尔·罗斯巴什和迈克尔·扬,凭借他们在研究生物钟运行的分子机制方面的成就获奖。


2016年,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凭借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获奖。


2015年,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,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·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,凭借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获奖。


2014年,拥有美国和英国国籍的科学家约翰·奥基夫以及两位挪威科学家梅-布里特·莫泽和爱德华·莫泽,凭借他们发现大脑定位系统细胞的研究获奖。


2013年,美国科学家詹姆斯·罗思曼、兰迪·谢克曼以及德国科学家托马斯·祖德霍夫,凭借他们发现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获奖。

声明: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小桔灯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转载需联系授权。
2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小桔灯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3、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。

最新评论

关闭

官方推荐 上一条 /3 下一条

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
返回顶部